随着船只驶离宜昌市夷陵客运码头,我和我的同行者们开启了三峡一日游,我作为自媒体人将带大家走近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感受它与周边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无穷魅力。
在船上,我们被安排在了二层露天甲板,这样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两岸风光,我们一边品尝着船上提供的地道宜昌美食,一边观赏三峡美景,船行途中,导游为我们讲述了三峡大坝的历史、建设过程及其对长江流域的影响,三峡大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和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于1994年动工建设,2006年全部建成,历时12年,它的总库容393亿立方米,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大坝全长2335米,高185米,坝顶宽40米,底部宽115米,通过大坝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长江径流量,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三峡大坝还可以发电、航运、灌溉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达到了84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4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亿吨,这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船行不久,西陵峡映入眼帘,西陵峡全长约120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峡谷,这里有着众多著名景点,如三游洞、张飞擂鼓台和南津关等,三游洞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佳话,据传唐朝时期诗人白居易、元稹和韦处厚三人曾在游览此地后留下《三游洞序》,除了自然景观外,西陵峡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址区,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证明了古代人类在此生活并繁衍,在西陵峡的崖壁上还保留有许多古代摩崖石刻,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古人游览的经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葛洲坝,它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坝”,虽然现在葛洲坝已不再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设施,但其历史地位仍然十分重要,站在坝顶眺望,我们可以看到宽阔的江面和繁忙的航道,船只络绎不绝,彰显出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如今葛洲坝与下游不远处的三峡大坝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防洪、发电、通航等综合效益,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在欣赏完葛洲坝的壮丽景色之后,我们继续向下游前进,很快便到达了此行的重点——三峡大坝旅游区,这里是唯一能够全方位、近距离参观三峡工程的景区,在景区内,我们参观了坛子岭、185观景平台和截流纪念园等主要景点。
坛子岭是整个旅游区的至高点,因其形状酷似巨大的花瓶而得名,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大坝及附近的水域,视角非常壮观,185观景平台则位于大坝旁侧,与坝顶齐平,之所以称之为185,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度与三峡大坝的高度相同,站在这里,我们仿佛与大坝融为一体,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大坝雄伟壮观的气势,在平台上,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江水从闸门流出的情景,仿佛置身于滚滚长江之中,感受到了它的磅礴力量,截流纪念园是为了纪念1997年三峡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这一历史性时刻而建立的,园内设有多个主题展览馆和户外展示区,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资料,生动再现了当年截流工程的艰难历程以及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在这些场馆里,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三峡工程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世界级工程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和社会意义。
此次三峡一日游之旅虽然短暂,但内容丰富,让人回味无穷,从古老的峡谷到现代的水利枢纽,三峡地区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变迁,而三峡大坝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相信未来,三峡地区将会继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