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骑友回应女子被其嘲讽后自杀,一场网络暴力的悲剧

facai888 景点推荐 2025-06-04 1837 0

2023年6月,厦门一名骑行爱好者刘某在筼筜湖中溺亡,这起悲剧的源头竟是一段由另一名骑友曾某发布的网络嘲讽视频,随着事件的发酵,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于2024年4月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曾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同年11月18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网络暴力的深刻反思,也让人们再次审视言论自由与人格尊严之间的界限。

事件起因:一次社交圈的精简

刘某与曾某同为骑行爱好者,在一次骑友聚餐中相识,刘某对曾某的第一印象极佳,主动添加了曾某的微信,两人的关系并未因此变得熟络,只是偶尔在骑行群中有交集,2023年3月21日,刘某为了精简社交圈,退出了部分骑行群,并删除了包括曾某在内的一些不常联系的骑友,她在朋友圈中写道:“好好骑车,我希望我的圈子干净纯粹,少一些乌烟瘴气……”次日,曾某截图刘某的朋友圈主页,并配文:“主动加人还主动删人的人是什么垃圾哦。”

刘某在得知自己被曾某吐槽后,虽然感到不悦,但并未计较,认为删除好友并非十恶不赦的大罪,这只是矛盾激化的开始。

矛盾升级:网络嘲讽的蔓延

一个月后,曾某开始在网络上发布刘某骑车摔倒、打拳等视频,并配以“菜”“个子小小”“嘴硬”等讽刺性文字,刘某对此感到愤怒,于2023年5月向厦门市纪委监委写了长达70页的投诉信,详细描述了与曾某矛盾激化的经过及自己因网络暴力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刘某还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曾某删除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和律师费。

曾某所供职的单位在接到举报后,要求其在网络上谨言慎行,正值公务员试用期的曾某认为刘某此举使矛盾升级,对此感到非常气愤,她山寨了刘某的抖音号和昵称,发布了更多针对刘某的嘲讽内容。

2023年6月16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调解员告知曾某被刘某起诉,曾某拒绝庭前调解,愿意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问题,并最后一次发布刘某骑车摔倒的视频,配以“菜xx牛逼,个子小小,骑车叼叼”的文字,两天后,刘某在厦门筼筜湖中溺亡。

涉事骑友回应:调侃与不知情的辩解

面对刘某的自杀,曾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发布刘某骑车摔倒的视频只是出于调侃,“她骑车技术确实不怎么样”,并没有说非常难听的话或带脏字,曾某认为自己的行为虽有错,但相关行为不应认定为其对刘某的侮辱,也从未想过这会让对方自杀,她指出,这些视频并未广泛传播,仅有极少数互动,且刘某此前曾患严重的双向情感障碍,有多次自杀未遂记录,自己对其病史并不知情。

曾某还表示,如果她知道刘某有心理疾病,一定会想的是怎么去帮助她,刘某的母亲对此并不认同,她认为曾某的嘲讽和侮辱是导致女儿自杀的直接原因,刘某母亲告诉媒体,曾某2023年4月到6月发布的视频及相关评论“侮辱谩骂”“阴阳怪气”,给女儿造成了极大压力。

法院认定:侮辱罪成立,因果关系明确

2024年4月,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曾某的行为构成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法院认为,曾某针对刘某的骑行技术、身高、体型等,使用谩骂、嘲讽、侮辱刘某的言语,指向明确,具有利用网络随意贬损他人人格的意图,有多人在视频下发布“假精”“笨蛋”“又菜又爱玩”的评论,曾某附和嘲讽,进而导致刘某在周围的朋友圈中社会评价的降低,严重损害刘某名誉。

在因果关系层面,法院认为刘某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但在案的病历材料显示刘某最后一次因该病住院发生在2019年1月,此后均有定期开药,2023年1月9日及3月20日的门诊记录均显示刘某的状态好转,刘某在2023年的6月16日与好友的微信聊天中,发送曾某更改后的视频平台界面截图及所发的刘某视频下的部分评论截图,明确提到是曾某的行为导致其抑郁,在曾某于2023年的6月16日再次嘲讽刘某后,刘某于2023年6月18日凌晨便投湖自杀,时间关联紧密,从刘某房内找到的其手写的字条上写有“我被曾某害死,一直在网络上辱骂我、阴阳怪气”等字句,直接指明了刘某自杀的直接原因。

反思与警示:网络暴力不容小觑

这起案件不仅让刘某的家庭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也让曾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再次提醒我们,网络暴力不容小觑,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调侃或嘲讽,可能就是对他人精神的巨大打击。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公众对网络平台监管责任的思考,如何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