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初,一部备受瞩目的动画电影《哪吒2》再次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在这部电影背后,其配音公司——成都声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声娱文化”)的一系列举动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该公司注销旗下所有企业的行为,更是让公众对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产生了诸多猜测,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并对配音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反思。
声娱文化的崛起与辉煌
声娱文化成立于2012年,由四川传媒学院毕业的唱寰宇创立,在创业之初,唱寰宇便凭借对配音行业的热爱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声娱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声娱文化从成立之初便设立了一条与业内大多数配音公司不同的制度——所有配音演员们都需要到办公室上班,朝九晚六,这一制度不仅保证了项目的专业交付,也为声娱文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经过多年的发展,声娱文化逐渐成为了西南地区少有的声音全案制作公司,其代表作品除了《哪吒》系列动画电影外,还包括游戏《王者荣耀》、现象级有声广播剧《剑来》《雪中悍刀行》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声娱文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在配音行业,声娱文化凭借其专业的团队和优质的服务,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就在其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却将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兔七”事件:劳动纠纷的爆发
2025年2月25日晚,《哪吒2》的配音演员“兔七”(本名小孟)通过社交平台公开控诉其前雇主声娱文化存在拖欠工资、无理解雇及压榨配音练习生等问题,这一控诉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将声娱文化推向了舆论的漩涡之中。
据“兔七”透露,她在声娱文化工作期间,作为配音练习生,不仅没有底薪和五险一金,而且每周工作时间长达8小时,收入主要依靠录音提成和每天20元的补贴,这些配音练习生往往因为缺乏行业话语权和法律意识,而被迫接受苛刻的工作条件,这种现象在配音行业中尤为普遍,不仅损害了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兔七”的控诉,声娱文化并未给出积极的回应,反而,天眼查App显示,声娱文化的法人代表唱寰宇名下关联的7家企业中,除成都声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正曜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外,其余5家均已注销,这一系列的企业注销行为,不禁让人质疑声娱文化是否试图通过注销主体来逃避劳动纠纷中的赔偿责任。
行业乱象与劳动权益保障
“兔七”事件不仅揭示了声娱文化内部的劳动纠纷,更揭开了配音行业普遍存在的“隐形剥削链”,在配音行业中,许多配音练习生和从业者往往因为缺乏行业话语权和法律意识,而被迫接受苛刻的工作条件和低廉的薪酬待遇,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从业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配音行业的规范化和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可以组织行业协会和专家制定统一的薪酬标准和合同范本,明确规定配音从业者的基本薪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权益保障措施,并纳入劳动监察范围,还可以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惩戒和曝光。
投资方也应该加强对合作公司的劳动合规性审查,可以要求合作公司提供合法的劳动合同和薪酬支付记录等证明文件,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现场检查和评估,这不仅可以保障配音从业者的权益,也可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配音行业的未来展望
尽管“兔七”事件为配音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和希望,这一事件为整个配音行业敲响了警钟,促使更多从业者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和诉求,也引发了公众对中小企业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深思和关注。
为了推动配音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对配音行业的规范化和监管力度,制定统一的薪酬标准和合同范本,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成立配音从业者协会,增强从业者的组织力量和维权能力,加强法律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鼓励投资方加强对合作公司的劳动合规性审查,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哪吒2》作为一部备受瞩目的国漫佳作,其背后的配音公司却陷入了劳动纠纷的风波之中,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公众对中小企业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深思,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和希望,通过加强规范化和监管力度、提高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等措施的综合施策,我们可以共同推动配音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影视产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