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外滩陆家嘴、迪士尼乐园、博物馆艺术区等必游景点全攻略
站在外滩的观景平台,黄浦江的风带着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对岸陆家嘴的摩天楼群在晨光中闪烁着金属质感的光芒,身后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万国建筑群。这种新旧交织的视觉冲击,大概是每个初到上海的旅人最难忘的瞬间。
外滩与陆家嘴金融区
外滩的精华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风貌在此隔江相望。西侧52幢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曾经是旧上海金融中心的见证。这些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建筑,如今依然保持着当年的优雅姿态。我喜欢在傍晚时分沿着中山东一路漫步,看着灯光渐次亮起,整条外滩化作金色的长廊。
穿过外白渡桥或任何一条越江隧道,转眼就置身于陆家嘴的现代建筑森林。东方明珠电视塔无疑是这里最醒目的地标,但真正让人惊叹的是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大厦组成的天际线。记得第一次登上上海中心118层观光厅,透过落地玻璃俯瞰整座城市,那种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建议安排半天时间,先游览外滩,再乘地铁2号线到陆家嘴。如果时间充裕,不妨登上其中一座摩天楼的观景台,换个角度欣赏这座城市。
南京路步行街
从外滩往西走不远,就是号称“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步行街。这条1.2公里长的商业街永远人潮涌动,却依然值得一去。老字号商铺与时尚品牌在此和谐共存,永安百货、第一食品商店这些承载着上海人集体记忆的商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我常推荐朋友傍晚时分来这里。当霓虹灯次第亮起,叮叮当当的观光小电车穿梭而过,整条街道瞬间复活了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景象。走累了可以拐进旁边的支路,那些小弄堂里藏着不少地道的本帮菜馆,是体验上海市民生活的绝佳去处。
豫园与城隍庙
穿过熙熙攘攘的福佑路小商品市场,豫园景区的大门就在眼前。这座始建于明代的江南园林,在繁华都市中心守护着最后一片古典意境。飞檐翘角、曲径通幽,每个转角都能发现精妙的造园艺术。九曲桥、湖心亭这些经典景观,无论看过多少次都会让人驻足。
与豫园一墙之隔的城隍庙市场,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青石板路两旁密布着各种传统店铺,空气里飘着南翔小笼包的香气。在这里买伴手礼再合适不过,老字号珠宝、丝绸、工艺品应有尽有。有个小贴士:尽量避开周末下午的人流高峰,工作日上午是游览的最佳时段。
这三个地标就像上海的城市名片,串联起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很近,完全可以步行或搭乘一两站地铁就能到达。建议预留一整天时间,慢慢感受这些经典地标独有的魅力。
上海这座城市永远不缺惊喜。当你以为已经见识过它的全部面貌,转角可能就遇见一座充满欢笑的童话城堡,或是一个让你尖叫不断的过山车乐园。这些娱乐场所不只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也是成年人暂时逃离现实的梦幻空间。
上海迪士尼乐园
走进迪士尼乐园的大门,就像踏入了另一个次元。米奇大街尽头的童话城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空气中飘荡着熟悉的迪士尼旋律。我至今记得开园那年第一次来这里,看着身边各个年龄段的游客脸上都带着同样纯真的笑容,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人们说迪士尼能唤醒内心的童真。
乐园分为七个主题园区,每个都有独特的魅力。明日世界的创极速光轮绝对是必玩项目,那种骑着光轮摩托在黑暗中飞驰的体验,每次都能让我心跳加速。而梦幻世界的七个小矮人矿山车则温和许多,适合全家一起体验。如果带着小朋友,千万别错过小熊维尼历险记和小飞侠天空奇遇。
看一场米奇童话专列巡游是必须的。当迪士尼朋友们在花车上向你挥手,那种欢乐的氛围真的很有感染力。晚上的点亮奇梦夜光幻影秀更是不能错过,城堡在灯光、火焰和水幕的装点下变幻出各种迪士尼经典场景,那个瞬间总能让人感动。
欢乐谷主题公园
如果说迪士尼是梦幻的童话世界,那么欢乐谷就是追求刺激的乐园。这里有过山车爱好者的天堂——谷木游龙,这个木质过山车在运行时的嘎吱声和强烈的失重感,总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绝顶雄风更刺激,在60米高空停留的那几秒钟,整个松江区的景色尽收眼底,接着就是近乎垂直的下坠。
其实欢乐谷不只有刺激项目。上海滩区域完美复刻了老上海的风情,有轨电车、石库门建筑,还有各种怀旧表演。我记得去年秋天在这里看了一场特技表演《新上海滩风云》,演员们在高空打斗、飞车追逐的场面,完全不输电影特效。
建议早点入园,先玩最热门的项目。可以下载官方APP查看排队时间,合理安排游玩顺序。如果怕排队,买快速通行证是很明智的选择。
上海海洋水族馆
站在亚洲最长的海底观光隧道里,看着鲨鱼、海龟和各种奇特的海洋生物在头顶游过,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陆家嘴的这座水族馆可能没有前两个乐园那么热闹,但它独有的宁静氛围同样迷人。
水族馆按地域分为不同展区,我最喜欢中国区的水生生物展示。扬子鳄、中华鲟这些珍稀物种,在其他水族馆很难见到。而南极区的企鹅展区总是围满了游客,看着这些憨态可掬的小家伙在水里灵活地游来游去,心情都会变好。
特别推荐去看水母展区。在幽暗的灯光下,这些半透明的生物随着水流翩翩起舞,像是一场无声的水下芭蕾。每次站在这里,我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感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这三个娱乐场所各有特色,适合不同需求的游客。迪士尼适合全家出游,欢乐谷更适合寻求刺激的年轻人,而海洋水族馆则是个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之美的地方。无论选择哪个,都能在上海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
上海的魅力远不止于摩天大楼和主题乐园。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跳动在博物馆的静谧展厅里,流淌在艺术宫的精美藏品中,也活跃在创意街区的每个角落。当你放慢脚步,会发现上海用另一种方式讲述着它的故事。
上海博物馆
人民广场那栋青铜鼎造型的建筑里,藏着跨越千年的文明密码。走进上海博物馆的瞬间,喧嚣的城市仿佛被隔绝在外。记得某个雨天的午后,我在这里的青铜展馆驻足良久,那些铭刻着古老文字的礼器,似乎仍在诉说着遥远朝代的故事。
博物馆的馆藏之丰富常常让初次到访者惊叹。中国古代青铜馆、雕塑馆、陶瓷馆、书画馆...每个展厅都像一扇通往不同历史时期的窗口。特别推荐三楼的绘画馆,那里展出的明清书画真迹,笔触间的气韵生动,隔着玻璃都能感受到艺术家的呼吸。
如果你时间有限,不妨直奔二楼的青铜器展厅。大克鼎、子仲姜盘这些国宝级文物,其铸造工艺的精湛程度,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令人难以置信。我总爱观察游客们在这些展品前的表情——那种跨越时空的震撼,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中华艺术宫
从世博中国馆变身而来的中华艺术宫,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那抹标志性的“中国红”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斗拱造型的建筑语言既传统又现代。乘着最长的手扶电梯缓缓上升时,浦东的天际线在眼前徐徐展开,这个入场方式本身就很有仪式感。
艺术宫的展览总是充满惊喜。去年在这里看的“海上生明月”近现代美术展,将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师的作品齐聚一堂,布展方式特别巧妙。自然光从高处洒落,与展品形成绝妙的光影互动。顶层常年陈列的《清明上河图》多媒体版更是不容错过,动态的画卷让北宋汴京的市井生活活了起来。
建议在参观前查看官网的特别展览信息。艺术宫经常举办国际交流展,上次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素描展就让我大开眼界。看完展览别忘了去顶层的观景平台,那里的视野比很多收费观景台都要好。
田子坊艺术区
如果说前两个地方是艺术的殿堂,那么田子坊就是艺术的生活现场。这片由石库门里弄改造而成的创意街区,至今还住着原住民。晾衣杆上飘扬的衣物与画廊的现代艺术作品相映成趣,这种奇妙的混搭大概只有上海才能看到。
穿行在迷宫般的小巷里,每个转角都可能遇见惊喜。独立设计师的工作室隔壁可能是传统茶馆,再往前走又能发现卖手作饰品的小铺。我特别喜欢这里的一家蓝印花布店,老师傅坐在店门口织布的身影,与墙上涂鸦形成有趣的对话。
傍晚时分的田子坊最有味道。画廊亮起温暖的灯光,咖啡馆飘出香气,游客与居民在窄巷中擦肩而过。记得有次在这里偶遇一位画水彩的艺术家,他笔下湿漉漉的街景,完美捕捉了上海弄堂的烟火气。这种艺术与生活无缝交融的氛围,才是田子坊最动人的地方。
这三个文化艺术场所像是上海的不同侧面:博物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艺术宫展现着创新的活力,而田子坊则延续着市井的温情。它们共同编织出这座城市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图景,等待着你来细细品味。
在上海,购物与美食从来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更像是城市生活的艺术表达。那些充满个性的商圈与街头巷尾的美食据点,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日常图景。从石库门改造的时尚地标到百年老字号的烟火气,每一处都在诉说着上海兼容并蓄的城市性格。
新天地时尚街区
当传统石库门遇见现代设计理念,便诞生了新天地这样独特的城市客厅。青砖步行道与玻璃幕墙的对话,老式弄堂结构与时尚品牌的交融,让这里成为理解上海过去与现在的绝佳场所。记得第一次带外地朋友来这里,她惊讶地说:“这就像把整个上海的历史装进了时尚的容器里。”
白天的石库门博物馆区域值得细细品味。保留完整的砖墙门楣、黑色木门上的铜环,还有那些记录着岁月痕迹的窗棂,都在无声讲述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家的生活场景。而转过街角,国际设计师品牌的橱窗里展示着最新季的时装,这种时空交错感让人着迷。
夜幕降临后的新天地更显魅力。灯光在青砖上投下温暖的光晕,露天座位的谈笑声与酒吧传来的爵士乐交织成独特的都市夜曲。去年冬天在这里的一家红酒馆,听着雨声敲打玻璃天棚,那种包裹在历史建筑里的现代惬意,大概就是很多人爱上上海的理由。
徐家汇商圈
如果说新天地是精致的城市客厅,那么徐家汇就是充满活力的都市枢纽。地铁站上盖的巨型商业综合体,连接着美罗城的球形玻璃幕墙、港汇恒隆广场的双塔,还有最近改造重开的徐家汇书院,共同构成了上海西南部最繁华的商业地标。
美罗城的巨型玻璃球体在夜晚会变成各种主题的灯光秀,成为整个商圈最醒目的视觉焦点。里面的日系品牌和动漫周边店总是挤满了年轻人,五楼的电影院拥有上海最好的IMAX银幕之一。我常觉得,在这里待上半天,就能感受到上海最鲜活的商业脉搏。
港汇恒隆广场则是另一番景象。挑高的大堂、精致的橱窗、国际一线品牌的旗舰店,营造出更加奢华的购物体验。不过最让我喜欢的其实是连接各商场的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雨天不用打伞就能逛遍整个商圈的设计,体现了上海城市建设的人性化考量。
上海特色小吃与餐厅推荐
在上海寻味,是一场从街头到餐桌的精彩旅程。清晨的弄堂口,生煎包在铁锅里滋滋作响;午后的老字号,小笼包蒸笼冒着热气;夜晚的餐厅里,本帮菜散发着浓油赤酱的香气。这些味道串联起的,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节奏。
城隍庙的南翔馒头店永远排着长队,但那一口烫嘴的蟹粉小笼确实值得等待。记得第一次吃的时候不懂规矩,直接咬下去被汤汁烫到,现在想想还是很好笑。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去他们楼上的餐厅,环境更好,还能慢慢品尝更多点心品种。
云南南路的美食街藏着不少宝藏。小绍兴的白斩鸡嫩滑爽口,鲜得来的排骨年糕是经典搭配,大壶春的生煎底部焦脆、肉馅饱满。有次带北方朋友来这里,他从一开始的“上海菜太甜”到后来的“再来一份”,转变只用了不到一顿饭的时间。
至于正餐推荐,老吉士酒家的本帮菜做得相当地道,红烧肉和葱烤鲫鱼都是必点。如果想体验更精致的环境,福系列餐厅将传统上海菜做出了新意境。而遍布全市的老字号德兴馆,则保持着最朴实的本帮风味,就像上海人家里的厨房。
从新天地的国际时尚到徐家汇的商业活力,再到街头巷尾的市井美味,上海的商业与美食版图如此丰富多彩。它们共同证明,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那些标志性景点,更在于这些融入日常生活的购物与美食体验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