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恩赐中,四川的九寨沟以“人间仙境”闻名于世,其水的纯净,山的秀美,林的幽静,以及藏家风情的独特韵味吸引着无数游人,在全球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侵袭的特殊一年,2020年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九寨沟作为我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同样经历了从繁华到冷清的巨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它如何应对?旅游市场的恢复又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呢?本文将对九寨沟在2020年的游客量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该景区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疫情前后的对比】
九寨沟在疫情之前就因其绝美的风景而享有盛名,是众多旅行者梦寐以求的目的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九寨沟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了338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4亿元人民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好景不长,进入2020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导致大量国际航班被取消,出入境旅游受到了严格限制,这无疑给以自然观光为主的九寨沟带来了巨大打击。
据统计,整个上半年,九寨沟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0%以上,仅在1月至5月间就有约60万人减少来访,由于防控措施升级,景区于1月26日全面闭园,直到3月底才重新开放,实行限量接待制度,每天限流5000人,要求游客提前预约购票,并配合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确保入园安全,在2020年的前五个月里,九寨沟景区总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同比下降90%左右,创下了有史以来最低纪录,不过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趋于稳定,跨省团队旅游于7月中旬正式解禁,景区日接待量上限调整至12000人次,同时推出了半价优惠门票政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据统计,截至12月底,九寨沟累计接待游客175万人,虽然不及往年人气鼎盛时的一半,但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疫后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游客构成变化】
以往,九寨沟的客源主要由国内散客和团队游组成,国外游客也占了一定比例,但由于疫情期间各国采取的封锁边境措施,外国游客数量锐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中国国内,由于疫情防控得当,加之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居民消费的措施,使得国人出游热情高涨,根据九寨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地游客占绝大多数,其中四川本省游客约占总数的30%,来自周边省份如陕西、重庆等地的自驾游成为主流;另外还有部分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白领选择利用周末或小长假来此度假放松心情,值得注意的是,年轻群体已成为主力军,尤其是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金钱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也促使九寨沟不断推陈出新,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较强的项目以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到来,出于防疫考虑,不少家庭选择避开传统旺季,改为在春秋两季出行,这也让九寨沟在非高峰期依旧保持较高的入住率。
【三、九寨沟旅游业的自救与创新】
面临前所未有的行业寒冬,九寨沟管理局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主动求变,在保障公共卫生的前提下,他们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刺激市场需求:
- 通过线上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发布精美的视频作品,邀请知名网红担任“推广大使”,分享自己游览经历,扩大影响力;
- 优化产品结构,打造多样化游玩路线,满足不同年龄段顾客的需求,比如针对亲子游推出的研学旅行套餐,不仅可以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还能学习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 提升服务质量也是重要环节,增设移动支付点,减少现金流通环节,避免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增派志愿者在各个景点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游客解决各种问题;
- 在价格策略方面,根据淡旺季差异灵活调整票价,给予常住居民优惠政策,增强当地人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
【四、九寨沟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虽然旅游业正逐步恢复元气,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化危为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 数字化转型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直播带货、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营销变得更加精准高效,九寨沟完全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做法,加大在线营销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潜在用户;
- 生态保护仍然是重中之重,自然灾害频发和人为破坏现象日益严重,对自然遗产地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九寨沟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旅游观念,共同维护好这片珍贵的绿色家园;
- 还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专业团队负责日常运营维护及突发事件处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每一位光临九寨沟的朋友提供优质难忘的旅行体验。
2020年对于九寨沟乃至整个旅游业而言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我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风雨之后必将迎来彩虹,展望未来,九寨沟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