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保护再利用
-
北京焦化厂:从工业污染到城市新生的转型之路,揭秘历史与环保治理
1.1 建立背景与历史意义 1958年的北京城,家家户户还靠着煤球炉子取暖做饭。浓重的煤烟笼罩着胡同院落,那种刺鼻的气味至今还留存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焦化厂开始破土动工。我记得家中长辈曾说起,当年听说要建焦化厂时,整条胡同的人都聚在一起讨论这个新鲜事。 这座工厂的建立确实改变了北京人的生活。1959年投产那天,第一批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部分市民家中,标志着北京人首次用上了管道煤气。那个年代能用上煤气可是件了不起的事,邻居之间都会互相打听“你家通煤气了吗”。从煤球到煤气的转变,不仅让生活更方便...
-
北京焦化厂:从工业心脏到遗址公园的华丽转身,揭秘城市能源变革与污染治理
站在北京焦化厂的遗址公园里,锈迹斑斑的焦炉依然矗立。这些钢铁巨兽曾日夜不停地吞吐着煤炭,为整座城市输送能量。如今它们静默地立在阳光下,像一位退休的老工程师,身上每一道锈痕都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1 历史沿革与建设背景 1958年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北京作为首都,能源供应却捉襟见肘。家家户户还在用煤球炉子,整个城市上空经常笼罩着煤烟。我记得祖父说起过,那时候冬天取暖特别麻烦,每天都要捣鼓煤球,弄得满手黑灰。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焦化厂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工程破土动工。这个时间点选得很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