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修建历程
-
林县红旗渠:从干旱困境到水利奇迹,揭秘如何彻底解决缺水难题
1.1 林县历史上的干旱困境 林县这片土地仿佛被施了干旱的魔咒。翻阅地方志会发现,从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五百多年间,竟有百余次自然灾害记录。三十多次大旱导致颗粒无收的惨状,在祖辈口中代代相传。 我曾在档案馆看到过一组数据:1942年大旱时,全县逃荒人口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那些龟裂的田埂、见底的水井,至今仍是许多老人记忆中的噩梦。四条主要河流在旱季全部断流,村民不得不凌晨三点就背着水桶,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取水的队伍常常排成长龙,为半桶浑水要等待大半天。 这种刻骨铭心的缺水记忆,成为后来修建红旗渠最原始的驱动...
-
林县红旗渠:揭秘人工天河奇迹,体验艰苦奋斗精神之旅
太行山深处的林县,如今已更名为林州市。这片土地曾长期被干旱的阴影笼罩。翻阅地方志会发现,从明朝正统年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五百二十五年间竟有百余次旱灾记录。平均每隔五年,这里就会迎来一场毁灭性的干旱。庄稼枯萎,井水干涸,百姓不得不翻山越岭寻找水源。 我曾在当地博物馆看到过一组老照片:龟裂的田地,排着长队等水的村民,还有那些因长期缺水而显得格外沧桑的面庞。这些影像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曾经的苦难。 1959年的特大旱灾成为历史转折点。那一年,林县境内所有水库见底,河道断流,连人畜饮水都成了奢望。三十二岁的县委书记杨贵站在...